发展巡礼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发展巡礼 > 正文 发展巡礼

公共管理学院:崇德尚公 博学达政 凝心聚力谋发展

信息来源: 公共管理学院 作者: 公共管理学院 发布日期: 2022-09-12 浏览次数:

学校第二次党代会以来,公共管理学院在学校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在全院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紧紧围绕学校重点工作和学院年度计划,以坚持学校党委领导为根本、以抓好班子建设为龙头、以改革创新为动能、以立德树人为使命,积极践行“精品化建设、精细化管理、精准化服务”的工作原则,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切实提升公共管理学院的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影响力,推动党建和各项事业的向好向上发展。

一、担当作为,党建引领事业发展

党建引领是关键。公共管理学院党总支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加强理论武装,夯实组织基础,努力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以党建促业务,以党建强队伍,为我院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再上新水平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矢志担当作为,领导班子坚强有力、分工负责、团结协作;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思想引领,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强化思想武装,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党日活动,提升党员队伍的战斗力和凝聚力;重视制度建设,构筑党建长效机制。

先锋模范做表率公共管理学院党总支和所属行政管理教研室党支部分获2021年度和2019年度先进基层党组织,化涛获得2021年山东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于文涛、毕晓平获得2021年度优秀党务工作者荣誉称号,乔杉获得第四届师德标兵荣誉称号,张蕾获得2022年度山政最美教师荣誉称号,另有朱绪健、杨清红等5人次先后获评校优秀共产党员。

二、用心用情,全面落实“立德树人”

立德树人是根本。公共管理学院坚持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为社会培养“有道德”“懂法律”“通政治”“精管理”的复合型应用人才,形成“四四三”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坚持德育为先,深入推进德育综合改革,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坚持能力为基,注重“学”“练”“研”“用”四个环节,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应用写作能力、学习研究能力和专业知识应用能力四种能力,通过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相结合,能力培养与实践实训相结合,“因材施教”“适度分流”的个性化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相结合,突出以质取胜,确保学生培养的质量和竞争力。近五年,毕业生质量、考研率、公考率、就业率逐年稳步提升,本专科毕业生的考研率和公考率接近40%,学院连年被学校授予“学术人才培养先进单位”“公职人才培养先进单位”“自考助学先进单位”和“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就业质量先进单位”等,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的高度认可。

公共管理学院“点亮青春,百年筑梦正当时”庆祝建团百年系列活动

文化育人有特色。公共管理学院在“政治建院、实干兴院、创新强院、制度治院、文化育院、学术润院”的基础上,提炼出“崇德尚公 博学达政”的院训和“政治为魂、育人为本、学术为先、服务为要”的学院工作理念,设计院徽,增强师生对学校、学院、专业的认同感。思想引领,深入开展“求是+”德育品牌活动,为学院更好更快发展加注精神之钙;五育并举,持续开展“学风建设月”“体育活动月”等活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术赋能,建设运行“公管学术论坛”,打造成为面向并服务本院师生、融合学术交流与教学辅助功能的综合性师生学习交流平台。公共管理学院文化育人模式成效显著,2017年被省委高校工委评为优秀工作案例。

公共管理学院学生党支部到中共山东省党史馆参观学习

办学条件是保障。2018年利用暑假时间改造新增教室4个,标准容量共计180人;陆续建成电子政务和人力资源管理两个实验实训室;2020年投入百万建成虚拟仿真实验室“智慧创新实验室”;院图书室资料不断丰富,每年保障投入5000元资金购置资料。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学习场域和体验是公共管理学院不懈的追求。

三、开拓进取,学科专业一体建设

业务发展是基础,公共管理学院坚持学科专业课程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不断开拓进取。专业结构和规模持续优化,2018年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专业获得教育部批准开设,2022年完成网格治理本科专业申报工作。目前已有行政管理、政治学与行政学、人力资源管理三个本科专业和一个行政管理专科专业,结构合理,规模适当。学科建设争创一流,公共管理学科被纳入学校“1+3+2”高水平学科群,行政管理和社会保障被确立为学校重点发展学科,政治学与行政学特色进一步凝练。课程建设精益求精,数量质量双增,期间共建设精品课程9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引进课程8门,混合式课程2门,实践实训课程3门,小学分课程1门,创新创业类课程2门。课程体系更加完善,质量不断提高。学科专业课程一体化建设,形成学科建设、专业发展和课程开发三者之间良性互动、相互支撑、协同发展的良好格局。

四、脚踏实地,人才优势服务地方发展

人才队伍是支撑。公共管理学院按照学校人才工作规划和会议部署,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重视人才引进,加大博士及高层次专业师资的引进力度,期间共引进高水平人才17人,使我院教师队伍博士占比达到77.4%,位居全校首位。强化人才队伍素质提升,目前有“双师型”教师6人,占比20%,山东省理论人才“百人工程”1人,校级金师3人,具有海外留学经历3人。每年都有多位教师在京鲁奖教金、优秀教师、优秀教学奖等教学、科研领域的评选中获得校级以上荣誉和奖励。

科学研究是本职。充分发挥人才优势,积极打造高端科研平台,2017年设立校级科研机构“公共政策与治理研究中心”,2018年山东省法学会、山东政法学院共建“山东社会治理与法治建设研究中心”,由公共管理学院负责日常运作;2021年我院主持申报的“基层治理与法治建设团队”获批“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创新团队”。充分发挥科研机构平台作用,积极承接科研任务,引导教师围绕国家及区域性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问题开展研究,主动对接省委省政府的相关部署,做好课题申报和研究工作,更好服务党委政府决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期间,获批厅局级以上课题50余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13项,横向课题2项。此外智库成果5项,其中获省级领导签批2项;部分教师受邀参与为地方建设提供专家咨询和业务培训共计30余人次。

服务社会是责任。着力打造社会服务平台。依托学科专业人才优势,2020年7月在学校领导下成立山东政法学院网格学院,与公共管理学院合署办公。网格学院作为“全省政法干部培训基地”,积极服务地方法治建设和社会治理能力提升,先后与胶州、文登、平阴等多地市建立了战略协作关系,同时精心组织基层政法干部、网格员培训工作,数年来共培训700余人次,获得委托培训单位的好评,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力地服务山东社会治理与法治建设。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新起点、新作为、新期待。公共管理学院将进一步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学院治理共同体,突出基层党组织的引领力、党政联席会议的统筹力、师生同心同德的聚合力和创新发展的驱动力,着力增强高质量发展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为把公共管理学院早日建成“闻者向往、来者自豪、去者怀念”的立德树人之院、改革创新之院、求真务实之院、团结奋进之院、特色鲜明之院而踏实工作,以优异成绩迎接学校第三次党代会胜利召开。